一、同理心的不同类型
同理心是理解和分享他人感受的能力,是在一定程度上想象他人在想什么或感觉什么,并小心回应的能力。这是孩子具有善良和富有同情心能力的基础,也是交朋友和保持友谊的必要条件。这也是学业和职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领导技能。
情绪心理领域的研究者已经区分了同理心的三种不同过程,每一种过程有时都被统称为同理心。为了帮助你的孩子发展同理心,了解 同理心的不同组成部分是很有帮助的。同时你也要认识到,每种类型的同理心除了有明显的好处外,也可能有不好的一面。
01
认知同理心
也被称为换位思考,指的是观察和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这是一种重要的建立友谊和育儿技巧,但也可以用来做不利的事情。比如:精神病患者和一些“ 怪才”会 很好地利用他人的情绪为自己服务。有些凶杀案之所以发生,正是因为凶手善用“换位思考”的能力,骗取了受害者的信任。
02
情绪同理心
有时被称为情绪感染,是指与另一个人深度联结的经历,包括观察到其他人痛苦时自己也感到痛苦。
情绪同理心促进了亲子关系和其他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但当一个人被对他人的情绪反应所淹没时,它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有时会导致在护理、教学、咨询和其他助人职业中的倦怠。情绪同理心也会干扰对对方真正需要什么的准确判断。
03
富有同情心的同理心
也被称为同理关怀,是指当他人脆弱或痛苦时,想要关心别人。
这种同理心不仅包括理解他人的困境,和他们一起感受他们的感受,而且还包括在需要时付诸行动去提供帮助。与情绪同理心一样,这是一个很好的特质,但如果失去平衡,也可能会导致倦怠。
每一种形式的同理心在正确的情境下都是有用和适当的,但当被误用时会产生问题。
那么,怎么样的同理心是适当的呢?
这里有一条关于同理心界限的有用建议:
当某人掉进情绪深井时,他们不希望你和他们一起爬进井里(使用情绪同理心)。
他们更希望你看到并理解他们正在经历的问题(使用认知同理心),然后给他们扔一根绳子(使用富有同情心的同理心)。
二、同理心发展的10个步骤
同理心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特质,它就像所有其他复杂的技能,如打篮球和学外语一样,是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孩子一些成就和技能的基础上,包括:
01
亲子依恋
孩子需要体验到与你有一种安全、强烈和 充满爱的关系,以便发展复杂的同理心。因此,从小时候开始,你就要和孩子发展期这样的关系,否则从一开始起,他们的同理心就不容易建立。
02
社会参照
当宝宝6个月大甚至更早时,他就会积极关注你对他人的反应,并据此评估他自己的反应。
如果你的宝宝看到你和某人在一起感到很舒服,他们很可能会对那个人有很好的反应。如果你对一个人或一个新情境很不安,你的宝宝可能会表现出恐惧或烦躁的迹象。
03
心智化
当你的孩子快2岁的时候,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人有 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且这些想法和感受有时和他们的 不同。这种能力我们称之为 “心智化”。
04
承认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人
大约在同一时间(18个月到2岁之间),你的孩子能在 镜子里认出自己,表明他们把自己理解为 一个与你和他人分离的人。
05
意识到愿望和情绪之间的联系
大约3岁时,你的孩子就能认识到大多数人所经历的共同愿望和感受,并了解它们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例如:失望会导致悲伤或愤怒,惊喜会带来快乐等。
06
能接受他人的观点
到4岁时,你的孩子就能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他们可以观察一个特定的情境(比如看着一个同学向父母告别),并想象他们的朋友在这一刻的感受。
07
想象别人需要什么
在你孩子5岁的时候,他们可以学会想象什么样的反应是适当的和令人安慰的,比如给悲伤的朋友一个最喜欢的玩具或者邀请他加入游戏。
08
1
请输入标题
情绪分享
大多数情绪健康的5岁孩子, 喜欢深入地谈论自己的感受。这是他们逐渐了解他人感受的基础。
09
社交线索的解读
5到6岁的孩子,已经准备好学习如何理解关于他人思想和感受的社会线索,不仅会密切关注他人的言语,还会关注他们的行为、手势和面部表情。
10
视自己为团体的一员
从大约5岁开始,你的孩子就准备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团体中有价值的成员。通过 示范和鼓励他们富有同理心,你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在家里、学校和其他地方的关爱团体里成为一个富有同情心的成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在个体内部, 同理心的发展并不是稳定的或可预测的。一个年幼的孩子可能会对其他孩子表现出深深的同情心,比如,第一个看出同学在情绪上有困难,并有效地安慰他们。但是当他回到家里,看到一个年幼的兄弟姐妹摔了一跤,他会大笑。知道如何处理强烈的感受,并有效地将对他人的观察转化为同理心行为, 需要成熟和实践、实践、再实践。
三、父母帮助孩子更富同理心的12种办法
无论你的孩子是自然就富有同理心,还是像其他有些孩子看起来对别人的痛苦毫不在意,他们都可以学会理解别人的观点,并对别人的情绪和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应。以下这些方法提供给你使用,以帮助孩子学会更富有同理心:
0 1
示范如何重视感受
对你的孩子和其他人表现出温暖、尊重和同理心。当着孩子的面(和其他地方) 承认并重视人们的感受。当某人悲伤、不安、痛苦或沮丧时,表现出理解和同理心。即使你认为你的孩子没有在听,也要以善意和尊重的态度谈论别人。
0 2
公开表达你的感受
0 3
支持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
感受到别人的痛苦是很痛苦的,所以你的孩子很自然地会回避体验和关心别人的痛苦。如果他们感到安全,他们会更容易克服这种回避的冲动,并能管理自己的情绪。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他们可以依靠你来获得情绪和身体上的支持,他们会发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关心他人更容易。
0 4
教孩子同理心的语言
以下是一些可具体操作的练习:
(1)和你的孩子一起站在镜子前。轮流一个人做一个表情,另一个人模仿,说出你所做出的情绪:悲伤、愤怒、惊讶、失望、高兴、期待等。
(2)拍下孩子不同表情的照片。冲印照片并标上情绪的名称。用这些照片或你在别处找到的图片,和孩子一起做一本 情绪书。
(3)做一张表情图表贴在墙上或冰箱上。
(4)如果你对某个表情或行为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不要纠正或批评你的孩子,而是陈述你是怎么判断的,并告诉他们 没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知道某人感受如何的唯一方法就是问他们。
我们每个人都能触及自己的内在现实,很大一部分包括我们的思想和感受。
0 5
承认孩子的感受
告诉你的孩子你知道并且关心他们的感受。
“我看得出我们今天放学后不去公园让你很失望。”
“你的模型坏了你一定很伤心。”
“看起来你上舞蹈课很开心。”
避免不加考虑地快速解决问题,比如自己解决问题,或者告诉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0 6
鼓励公开对话
如果你的孩子很痛苦,问他们什么能让他们感觉好一点。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直到他们完成这个过程。当其他人感到痛苦时,问一些 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孩子想一些有效的提供帮助的方式。
比如:“你的朋友因为娃娃坏了很难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你的朋友感觉好一点呢?”
0 7
指出别人的感受
“我认为小妮很伤心,因为她丢了球。”
“小易的母亲早早就来了,他看起来很高兴。”
你可以用 虚构的人物,也可以用你生活中的人。帮助你的孩子看到我们共同感受。
08
把感受、思想和行为联系起来
当谈论感受时,把它们和行为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能看到其中的因果关系。
例如,“小乔因为小雅拿走了他的玩具卡车而伤心,有什么能让小乔感觉好些?”
你也可以通过小说和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和 角色扮演来做到这一点。把孩子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情绪和他们的经历联系起来。
09
每天晚上睡觉前,询问孩子的善举
除了询问他们当天的成就和经验外,再问一个问题,他们观察到或做过哪些善举?
10
在家里营造一种同理心的氛围
与孩子一起努力营造一种氛围, 鼓励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 相互同理和理解。指出 仁慈如何产生仁慈,并帮助每个人。
比如:“你让小罗玩你的乐高真是太好了。我敢打赌她以后会让你用她的颜料套装的。”
11
教你的孩子当同理心失败时会发生什么
在某些情况下,在其他情境中表现善良的人会欺负他人或有一些不友善的行为。当别人受到欺负或虐待时,他们也会袖手旁观。帮助你的孩子认识到持续保持同理心反应的重要性。指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例子,包括你在现实中或在小说中看到的例子。
12
扩大你的关心范围
可以带孩子一起做社区的志愿者,参加社区的聚会等。一定要感谢和关心他人。尽可能让你的孩子参加这些活动。也可以带着同情心谈论新闻中的事件,以及你可以提供帮助的方式。以这种方式 扩展孩子的同理心范围,这与幸福感、学业和事业的成功都息息相关。
— END—
LingHeal
we support yo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