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科普:生命终将死亡,那么生命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深度科普:生命终将死亡,那么生命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若没有目标,我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迷茫,不知所措。在这种情况下,考虑“意义”往往会让我们陷入困境。为摆脱这一困境,我们会主动为自己设立某种目标。

例如,一个人刚开始挣钱只是为了温饱,当他不再需要担心吃穿时,挣钱的目的可能转变为追求富裕的生活。当他成为富翁,挣钱的目的变得模糊,挣钱本身也开始失去意义。意义的缺失会带来痛苦,他习惯了挣钱,于是会寻找新的目的,比如为了留给后代,或是投身公益,造福社会。

目标未能实现,也会让人觉得生活无趣

场景二:

A:“你怎么不开心?”

B:“我面试最后一轮被刷下,这段时间的努力全都白费了。”

此场景揭示了,即使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仍然可能受到意义感的挑战。意义感的持续性和确定性最终取决于结果。达成目标,之前的行动就有了意义;未能成功,之前的努力可能失去意义(尽管我们有时会从失败中寻找其他意义以自我安慰)。

因此,从“目标”角度讨论“意义”,我们需要目标来获取意义感。从结果来看,实现目标是确认之前意义感的关键。同时,目标达成后,我们又需要新的目标来指引我们的生活方向。

生命意义的探寻是一系列目标的更迭,它们构成了我们生命的阶段性目标。而当我们提出“生命的意义何在?”时,我们是在将整个生命视为一个整体的行动或事件,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是否存在?它是否唯一?

终极目标的潜在来源

那么,这个终极目标究竟来自何方?是存在于人类生活之外,还是蕴含在人类生活之中?以下我们讨论三种常见的终极目标的来源:

1.源自世俗生活之外:

一些人认为人生的终极目的不在世俗之中,而是来自超自然的领域。例如,有人相信存在比人类更高的力量——神。人的意义、目的由神设定,人活在世上是为经历种种考验,最终决定是否能进入天堂。这种观念在多种宗教中都有体现。

2.源自个体自我创造:

一些人认为不存在更高的力量,人之初无特定“本质”,无人预设我们的生活方向,无人决定我们的价值。因此,人的价值只能由自身创造和界定,他选择何种生活,这种生活对他而言即有意义。

3.源自集体认定的价值:

即使个体可以界定自己生命的意义,仅靠个体力量创造价值却极为困难。因此,一些人会从文化中普遍接受的价值中寻找自己认可的部分。例如,有人追求美学导向的生活,有人认为道德伦理生活胜过生存竞争的人生。

死亡对人生意义观的影响

在此,我们再探讨题目中“既然所有生命终将死亡”这句话。死亡带来的意义焦虑是巨大的,因为我们知道生活中的目标可能会改变,一旦目标改变,之前的行为可能失去意义。因此,对死亡的看法直接影响我们对终极意义的态度。

相信死后仍有另一种生活的人,如果他们的人生选择受到死后世界的影响,他们很少担心生命的意义会因死亡而消失或改变;

相信死亡后无任何存在的人,较少忧虑死亡对人生意义的影响,因为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只在活着时存在;

而对死后态度不明的人,最担心死亡对生命意义的影响,他们不确定自己界定的意义是否会被死亡后的世界进一步决定。

此外,“目的-意义”思维虽遍布我们的生活,但仅以此思考“生命”可能限制了我们的生命。因为当人的行动以“目标”为导向时,我们容易将目标的达成视为首要任务,而忽视过程本身。

“目的-意义”之外,还有“体验-意义”的生活方式。如询问“树木存在的意义?”若回答“树木供人使用”,过于以人类为中心,并未真正回答疑问。

“既然所有树木终将枯死,那它们的意义何在?”

“既然所有星星终将熄灭,那它们的意义何在?”

如此提问,我们更能发现“目的-意义”的局限。有时事物的意义无需追问。或者说,事物的存在本身即是其意义的一部分。因此,在追求生命终极目标的同时,我们不应忘记,我们的存在本身也值得不断体验。

现在就放松身心,深呼吸,慢慢呼出,感受生命的美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读《黄帝内经》素问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2——伏梁、疹筋、厥逆头痛的病因及症状
我国有多少现役女兵,大致分布在哪些军种?
正在阅读:云美摄怎么去掉视频原声 云美摄去掉视频原声攻略云美摄怎么去掉视频原声 云美摄去掉视频原声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