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珍宝皕美图》是清初宫廷画家的工笔重彩美术作品,以崇祯本《金瓶梅》200幅木刻插图为蓝本,进行重新创作,描绘出栩栩如生,五彩斑斓的艺术作品,极具感染力。但多年以来,这套图扑朔迷离,支离破碎。笔者于2018年撰写《〈清宫珍宝皕美图〉流布研究》,2019年撰写《〈清宫珍宝皕美图〉流布续论》,梳理了这套《金瓶梅》的彩绘作品的创作和流传,以及散佚的现状。当时统计世界范围内有迹可循的作品一共38幅。
近日,朋友告知,中国美术学院的内网,“大师书房——高居翰数字图书馆”网页中,有五幅《金瓶梅》的工笔彩绘美术作品,经考察的确属于《清宫珍宝皕美图》,其中四幅是以前所未见。根据其网页记录,这五幅作品的数字图片由高居翰教授捐赠,入藏日期是2015年3月11日。其中第20回A面《傻帮闲趋奉闹华筵》图像似是扫描而成,没有回目的签条和册页的镶边。在《流布研究》中,笔者有过介绍,该图目前收藏在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编号:F80-10/4。
第20回A面《傻帮闲趋奉闹华筵》
其他四幅是用相机拍摄,边缘能够看出从装裱的对折册页拆下的痕迹,完整展现了散页的原始状况。说明这套图的原貌是把整个画幅作为竖式画心,镶裱成可左右翻折的蝴蝶装册页。右上角画心外是回目题签,题签以隶书手写,底色是洒金纸,粘贴在画框外。与现存保存完整的其他作品一致。淡绿色丝绢镶边,边缘部分有褐色的纸质包边。这四幅作品分别是:第15回A面《佳人笑赏玩登楼》,资源编号:2950;第15回B面《狎客帮嫖丽春院》,资源编号:2952;第65回A面《愿同穴一时丧礼盛》,资源编号:2949;第66回A面《翟管家寄书致赙》,资源编号:2951。可以看出,这四幅作品,依旧属于之前披露的前部和中部的作品。第15回两张是完整一回的插图;第65、66两回,以前发现的是这两回的后一幅作品,这次发现了前一幅图,使这两回的图成为完璧。而全套图册后部的作品依然没有发现。至此,目前可考的全部彩图达到了42幅。
第15回A面《佳人笑赏玩登楼》
第15回B面《狎客帮嫖丽春院》
第65回A面《愿同穴一时丧礼盛》
第66回A面《翟管家寄书致赙》
这四张彩图与民国珂罗版影印的《清宫珍宝皕美图》对照,可以看出更丰富的细节。诸如人物神态、服饰纹样、色彩、花草,珂罗版模糊漫漶之处均十分清晰,几百年过去了,依然绚丽多彩。这几张图人物繁复,顽童嬉戏,蹴鞠踢球,生活气息十分丰富。第65回A面《愿同穴一时丧礼盛》多达25人,由远及近,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整套图册里属于上乘之作。
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8—2014.2),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系荣誉教授,中国美术史、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和收藏家。其主要著作包括《中国绘画》《中国古画索引》及诸多重要的展览图录。他还撰写了一套五册的中国绘画史,其中《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隔江山色:元代绘画》《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山外山:晚明绘画》《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均已出版,且有中文译本。一些关于《清宫珍宝皕美图》彩图的信息和论述,收录在《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一书中。该书近期由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02
根据高居翰数字图书馆网页介绍,2013年3月,高居翰在与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接洽捐赠图书过程中,表达了他想把自己多年积累下来的中国美术史教学数字图像和部分幻灯片资料捐赠给图书馆的意愿,他希望以他的这些图像资料为基础,建立一个中国美术史的数字图像资料库,供学者教学和研究使用。2013年11月25至27日,时任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张坚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访学期间,专程前往伯克利高居翰教授家中,接受了由他亲自挑选的教学幻灯片共计3600余张,以及他个人电脑中的中国美术史数字图像和其他珍贵历史资料图像共计10000余幅。2014年8月,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提出建立“高居翰数字图书馆”的项目获得批准,图书馆以高居翰先生捐赠的中国美术史数字图像、幻灯片、系列视频讲座、捐赠书目数据以及其他与高居翰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图像资料等为基础,在两年时间内,建立一个专门的“高居翰数字图书馆”,向海内外从事中国视觉艺术研究和教学的学者开放。
这四张新见的彩图照片,2015年3月随着高居翰捐赠的13600多张图片,在数字图书馆建立之初就已经入藏,但藏在深闺人未识,一直未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也许是最近才得以公布。高居翰提供的这些仅是数字图片,并不代表其个人持有这些画作的原稿,但肯定知晓这些图片的来历和出处。他捐赠的资料库中或许有更多的《清宫珍宝皕美图》的信息,也未可知。
二〇二二年四月三十日